互聯網如今全面滲透到了人們的衣食住行中,而隨著“互聯網+”戰略去年上升至國家戰略,互聯網產業轉型、互聯網行業創新更是遍地開花,濱海新區也正在搶抓產業機遇,構筑起了“互聯網+”產業新平臺,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互聯網健康與醫療、車聯網等產業發展,并與現代制造業相結合,打造產業高地。
互聯網創業項目紛至沓來
天津“雙創”特區去年9月在中心商務區揭牌。作為“雙創”特區重點打造的創業孵化加速器,騰訊天津眾創空間目前已孵化的企業達30余家,涵蓋APP研發、手機游戲開發、電子競技、電子商務、在線教育等多個領域。中心商務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雙創”特區著力打造創新型金融、科技服務和科技研發、跨境貿易和電子商務、軟件和信息服務、文化創業和教育培訓、海洋經濟和港口服務六大產業集群。不難看出,這些產業無一不與互聯網應用、互聯網服務息息相關。
“截至去年底,在新注冊的企業中,從行業分布來看,科技互聯網企業占到20%,以騰訊眾創空間、奇虎360、微影時代、哲博百眾為代表的互聯網、信息技術企業為商務片區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強大動力。”中心商務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實際上,隨著新區全面掀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除了在“雙創”特區,新區其他各功能區同樣也迎來了創業項目的聚集。最新統計顯示,目前新區已建成眾創空間24家,正在建設的有29家,這些眾創空間的孵化對象絕大部分都是互聯網創業項目。
構筑“互聯網+”產業高地
“跨境電子商務是中心商務片區發展國際貿易的主攻方向。截至目前,中心商務片區已聚集40多家跨境電商企業,并正在打造集‘海關、稅務、外匯、檢驗檢疫、電商、物流、金融’等服務于一體的國內首個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中心商務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計劃3至5年內,吸引500家電商企業落戶,營業額達到500億元。該負責人認為,新區有制造業優勢,中心商務區則將聚集大量商業載體,一旦形成互聯網“開放平臺”效應,將促進“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融合發展,造就新經濟生態圈。
“無論是O2O,還是‘互聯網+’,背后都是大數據的支持,而這正是新區的優勢。“業內人士認為,新區已經聚集了一批國內領先的服務器等硬件資源,如“天河一號”、騰訊數據中心、惠普數據中心等,泰達服務外包產業園也將成為擁有40萬-50萬臺服務器的中國云計算重要產業基地。這讓新區互聯網企業擁有先天的硬件和底層優勢,在產業布局時游刃有余。“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機遇下,新區應借助北京優勢資源,將新區與中關村大數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做實,挖掘和整合數據資源,以實現數據資源的共建共享。同時,依托優質云計算企業推進大數據研發產業化。”業內人士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