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濱海新區政務服務辦與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會政務服務管理局、北京市通州區政務服務管理局簽署《京津自貿區政務服務通辦聯動機制框架協議》,標志著京津兩地正式建立政務服務通辦聯動機制。今后,56項政務服務事項可實現京津跨自貿區通辦。通州區的27項政務服務事項,可在天津濱海新區辦理,天津濱海新區的29項政務服務事項,可在通州區辦理,有效避免群眾“兩地折返跑”。
打通壁壘 助推京津冀協同發展向高水平邁進
近年來,京津兩地產業銜接、項目合作愈加頻繁,資源共享、人員交流等需求更為多元,企業群眾“跨省通辦”的需求更為迫切。“跨省通辦”機制實施后,將為兩地產業升級、經濟發展提供更大空間,進一步優化京津營商環境。通州區和濱海新區按照協同發展的思路,在國家“跨省通辦”事項清單基礎上,分別推出了符合本地產業政策的“事項清單”。
北京市通州區可在天津市濱海新區辦理的27項政務服務中,大多與企業設立、變更、注銷、備案和發放許可證照相關;天津市濱海新區可在通州區辦理的29項政務服務中,除了上述有關的事項,還包括專職律師執業許可等個人事務,將有助于兩地人才交流工作
探索“跨省通辦”新模式
對于本次《框架協議》的簽訂,天津市濱海新區政務服務辦主任徐斐表示:“本次通辦的推行,是三方落實《國務院跨省通辦指導意見》的重大改革舉措,是對互信互認、互相登錄賬號接件受理這一跨省通辦新模式的全新探索和嘗試。工作人員在辦事過程中通過對比兩地的要件清單,對標先進精簡優化,能夠有效解決原先存在標準不一致的問題,為推動京津實現‘同事同標’進行更好的探索。本次簽約是對前期工作的總結,同樣也開啟了京津政務服務審批協同的新篇章。
數字賦能 線上受理 讓事項辦理更加方便
對于能夠實現線上全程網辦的政務服務事項,申請人可通過網辦平臺提出申請,業務屬地部門審批、辦結后,將辦理結果郵遞或網絡送達申請人。
對于法律法規明確要求必須到現場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申請人異地到“跨省通辦”窗口提交申請的,工作人員對申請材料進行形式審查、對申請人進行身份核驗。
對于申請材料不齊全的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當場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對于申請材料齊全且符合法定形式的,現場辦理接件、受理,并轉至業務屬地辦理部門審批,辦理結果郵遞或網絡送達申請人。
未來,京津兩地“跨省通辦”將依托大數據、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達成數據“共建共享”目標;研究制定跨省通辦“同事同標”事項清單,實現多地間“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就近一次辦成”;完善信息數據“互信互認”機制,推廣電子簽章、電子證照應用,為業務通辦、聯辦提供賦能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