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天津自貿試驗區”)發布面向國內外公開選聘公告,標志著天津自貿試驗區法定機構改革正式啟動。天津自貿試驗區管委會是全國首個開展法定機構改革的自貿試驗區管委會,這里將建立具有機制靈活、運轉高效、市場化薪酬等吸引高水平人才要素的管理模式,培養出一支具備較強自貿試驗區改革、投資貿易、金融創新、產業促進等實際操作經驗的“輕騎兵”,從而打造專司政策和產業創新的“特種部隊”。
體制機制創新勢在必行
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中央在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天津自貿試驗區是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我國北方第一個自貿試驗區,2015年4月正式掛牌運行。四年多來,天津自貿試驗區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力推動投資貿易便利化自由化改革,積極探索金融開放創新,著力打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深度融入和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用全市1%的土地面積創造了全市12%的地區生產總值、10%的一般預算收入、1/4的實際利用外資額和1/3的外貿進出口額。天津自貿試驗區戰略地位優勢突出、產業特色明顯、發展勢頭迅猛,區內擁有北方第一大港口和第二大航空貨運樞紐,先進制造業、融資租賃、商業保理、飛機保稅維修、平行進口汽車、智能科技、創新金融等產業在全國領先,是我國北方地區重要的實體經濟創新發展和對外開放平臺。
隨著新一批自貿試驗區陸續揭牌,我國的自貿試驗區數量增至18個,形成“1+3+7+1+6”的雁式矩陣,實現中國沿海省份自貿試驗區的全覆蓋。在這種新形勢下,如何爭創全方位改革、高水平開放新優勢?建立適應改革創新需要、更具競爭力的管理運行模式勢在必行。
“改革刻不容緩,全面推動自貿試驗區管委會體制機制創新,將為《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發展行動方案》等重大改革事項的推動落實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天津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濱海新區區長楊茂榮表示,“創新發展離不開人才,通過創新體制機制,將人員內生動力充分調動,解決體制僵化、利益固化、動力弱化等問題,從而進一步激發自貿區活力,加快構筑發展新優勢。”
法定機構改革激發內生活力
據了解,在此次體制機制改革中,將設立專司制度創新的法定機構,即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政策與產業創新發展局(以下簡稱“創新發展局”),隸屬于天津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它作為以企業法人登記、實行企業化管理、依照法定授權履行相應政府職責的法定機構,不列入政府部門序列,推行全員聘任和崗位績效工資體系,制定績效考核評價辦法。
記者了解到,天津自貿試驗區管委會是全國首個開展法定機構改革的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廣東自貿試驗區的前海片區管理局和上海自貿區的陸家嘴金融管理局也屬于法定機構,但都是片區層面上的法定機構,而且他們從成立伊始就是法定機構。而從自貿區的整體層面上來說,天津自貿區管委會設立創新發展局是國內自貿區管委會首個進行的法定機構改革。”天津自貿試驗區管委會研究發展室副主任陳明業表示。
“在自貿區設立專司制度創新的法定機構既是一次大膽嘗試,也是一個必然選擇。” 天津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張忠東說,創新發展局專司自貿試驗區制度政策研究,圍繞重大戰略、重要政策發展前沿,深入企業、貼近產業開展調查研究,提出創新探索建議和改革方案;推動自貿試驗區開展功能開發和新興產業培育等市場化服務。
記者了解到,天津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已制定創新發展局設立實施方案和領導班子副職選聘、機構崗位設置、績效考核、人員聘任、薪酬管理等配套方案。目前首批對外公開選聘副局長3名,包括管制度與產業創新研究1名;分管金融和商務促進1名;分管產業培育和企業服務1名,報名截止至今年12月31日。
“在發布招聘公告后僅僅一周時間內,就有來自國內外的50余人競相報名。副局長聘任人選將于2020年1月底完成。隨后我們也將持續推進完成好法定機構改革各項工作任務,積極探索與法定機構相適應的企業化選人用人模式,2020年2月底完成中層及以下干部公開選聘工作。”張忠東介紹,創新發展局將建立有相當力度的薪酬激勵辦法,實行與業績掛鉤、以市場為導向的分配體制,讓干事者多勞多得。
唯才是舉,任人唯賢。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在天津自貿試驗區包含的三個片區(天津港東疆片區、經開區中心商務片區、天津機場片區)內,法定機構改革已率先啟動,在這場體制機制改革的“大考”里,各家你追我趕,拼勁闖勁十足,也推動各片區煥發了活力、動力,激發出“野性”、“血性”。相信此次天津自貿試驗區推行的法定機構改革,也將真正激發出人員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鍛造出一支具備較強自貿試驗區改革、投資貿易、金融創新、產業促進等實際操作經驗的“輕騎兵”,圍繞改革久攻不下的“難關”、久闖不過的“險灘”,進行久久為功、日拱一卒式的長期性突破,加快自貿試驗區制度、政策、功能、產業的創新升級,加快向世界一流的自由貿易園區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