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將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發放小額擔保貸款不低于3000萬元,扶持大學生創業300家,開展青年就業見習1850人,開展技能培訓8萬人次
大力推進“互聯網+就業”,打通就業公共服務“最后一百米”。探索打破就業失業等相關業務只能在戶籍地辦理的限制,實現在新區范圍內任何一個街鎮都可以辦理。全力推進人事檔案電子化管理和業務檔案電子化流轉審核
精準幫扶重點群體促進就業。對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村勞動力以及就業困難人員、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提供“精準+多維”跟蹤服務。對于高校畢業生,大力開發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實施“3年百萬青年見習計劃”。對于退役軍人,進一步拓寬退役軍人就業渠道。對于農業富余勞動力,今年開展技能培訓不低于3000人。對于困難群體,綜合利用各類補貼政策,確保困難群體就業率達到85%以上,服務率達到100%
“打造‘15分鐘就業服務圈’,打通就業公共服務‘最后一百米’,破解小額貸款“擔保難”,全年開展100場招聘引才活動,開展技能培訓8萬人次……”濱海新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推出多項就業新舉措,全面推進2019年就業工作再上新臺階。
據了解,2019年,濱海新區將新增就業12萬人,將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發放小額擔保貸款不低于3000萬元,通過舉辦20個以上創業培訓班,扶持大學生創業300家,開展青年就業見習1850人,開展技能培訓8萬人次,切實幫扶一批人成功創業、就業。
圍繞產業發展擴大就業
2019年,新區將圍繞產業發展擴大就業,全年開展“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民營企業招聘周”“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等100場大型活動,保障企業用工需求。同時,分類分區域在項目建設、企業發展的全流程做好就業服務,擴大就業崗位總基數。
今年,新區將大力推進“互聯網+就業”,打通就業公共服務“最后一百米”。通過加強南北“兩翼”就業服務,實現業務事項和流程標準化、便利化、智能化,打造“15分鐘就業服務圈”。探索打破就業失業等相關業務只能在戶籍地辦理的限制,實現在新區范圍內任何一個街鎮都可以辦理,統一政策標準、統一經辦流程,真正將就業服務延伸到百姓身邊。全力推進人事檔案電子化管理和業務檔案電子化流轉審核,探索就業事項平臺審核、電子流轉、電子簽章、電子檔案等信息化功能。
精準幫扶重點群體
今年,新區將精準幫扶重點群體,促進就業。對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村勞動力以及就業困難人員、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提供“精準+多維”跟蹤服務,精準開展幫促工作。對于高校畢業生,大力開發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實施“3年百萬青年見習計劃”,與鯤鵬計劃等政策同頻共振。對于退役軍人,進一步拓寬退役軍人就業渠道,吸納退役軍人就業的企業可享受稅收優惠。對于農業富余勞動力,今年開展技能培訓不少于3000人。對于困難群體,綜合利用各類補貼政策,鼓勵企業吸納,促進靈活就業,確保困難群體就業率達到85%以上、服務率達到100%。對于失業人員,集中通過技能提升、就業指導和創業培訓等措施促進失業人員盡快再就業。
著力打造創新創業升級版
今年,新區將以大學生創業為重,完善“政策扶持+創業培訓+創業服務”三位一體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和規范貸款政策,探索大學生小額貸款采取信用擔保模式,破解“擔保難”等問題。做實做強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重點發展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生態城、高新區等特色區域,使孵化基地規模化、實用化發展。綜合利用房租、社保、崗位補貼和免費創業培訓等政策,采取“保姆式”服務支持大學生創業。
全力開展大規模技能培訓,著力解決高技能人才短缺問題。推進濱海新區先進制造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建設,繼續開展濱海新區技能大師遴選。與職業教育院校加強合作交流,建立完善畢業生就業創業反饋機制,提高職業培訓的針對性和市場化、專業化水平。記者尹娜
來源:濱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