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從第二屆中國(東疆)航運產業周暨天津東疆海事局優化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天津東疆新承接了27項海事執法事權,成為繼上海洋山港、海南洋浦港之后全國第三個實現海事全能審批的區域,將為東疆提升海事服務效率、深化自貿區改革創新和探索自由貿易港打下良好基礎。
“東疆事”東疆辦 先行先試,一站式辦理
本次權限下放,東疆將承接來自天津海事局的27項全流程行政執法事權,實施海事政務集約化辦理,包括自貿區國際船舶登記等10項登記事權,10項船舶登記關聯事權,7項船員證件事權,實現航運企業所需的海事業務在轄區內通辦,為東疆航運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吸引更多的航運要素聚集東疆。
同時,東疆將推行“先行服務”和“預約服務”。對轄區招商的重要航運項目,在辦理船舶登記業務之前有針對性地指導企業準備船舶登記材料;對因業務量大,需申請開設專項窗口或申請在非政務辦理地點辦理的政務事項,可由相對人提出預約服務申請,專門提供預約服務。
“東疆事”更快辦 化零為整,并聯辦馬上辦
今后,東疆將為重要航運項目提供量身定制的海事政務服務,不斷優化綠色通道適用情形。對安全誠信船舶或安全誠信公司所屬船舶、直接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天津自貿區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的航運企業以及天津市區重點招商企業或項目,在辦理船舶登記等事項時提供綠色通道服務,采取并聯辦理的形式,實施同時受理、同步審查,壓減審批時限,提前船舶投入運行時間。以“國海民和”船舶為例,涉及辦理船舶登記業務5項,按照規定時限需要23個工作日,在東疆僅用3個工作日就完成辦理,為船舶帶來的直接效益達70余萬元。
同時,允許船舶登記和相關業務的“容缺受理”,東疆將制定政務服務“容缺辦理”指南并試行。對審查中主要申請材料齊全且符合法定形式,次要申請材料欠缺或存在瑕疵但不影響審核的政務服務事項,經申請人作出相應承諾,可先予受理進入正常審批程序,待申請人補齊或補正全部材料后,再發放證書。
“東疆事”更易辦 提質增效,線上辦掌上辦
東疆在41項海事政務服務“最多跑一次”清單的基礎上,升級推出26項“一次不用跑”清單,積極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延續疫情防控期間采取的預約辦、遠程辦、郵寄辦等便民服務,通過“一網通辦”和“單一窗口”等平臺,實現政務服務事項“應上盡上、全程在線”,最大限度便利相對人辦理海事業務。目前,東疆航運業務網上辦結事項占比99%,國際航行船舶實現了不見面電子通關申報。
近年來,東疆做優營商環境,促進航運要素加速聚集,船舶、海工租賃業務快速發展,先后吸引了國海海工、招商工業、福船集團,中集海工、海隆海工等多家船舶、海工龍頭企業落戶,推出了包括“外輪國用”“保稅租賃登記”在內的多項業務模式創新。截至目前,東疆共完成238艘國際船舶,45座海工平臺的租賃業務,同類業務國內占比超80%。
下一步,東疆管委會將和東疆海事局等轄區駐區單位持續發力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改革創新,提供更加快捷高效、優質便利的海事政務服務,推動東疆綜保區綜合改革提速升級,為加快打造中國北方高標準高質量的自由貿易港和天津港世界一流港口建設貢獻東疆海事力量,以優異的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