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自貿試驗區首家三級綜合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空港醫院(以下簡稱“空港醫院”)參與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抗原檢測系統的研發”獲科技部批準立項,該項目作為國內首批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納入國家藥監局應急審批通道。掛牌五年來,天津自貿試驗區堅持創新驅動,通過建設專業化園區,加快資源整合,優化產業結構,持續推動生物醫藥這一國計民生基礎產業的壯大發展和快速升級。
生物醫藥進軍高端產業“陣地”
生物醫藥是國家“十二五”時期確立的重大戰略產業,也是天津構筑高端產業陣地的突破口。諾和諾德、葛蘭素史克等老牌藥企的“扎根”,為天津生物醫藥產業奠定了發展基礎;順昊細胞生物技術(天津)股份有限公司、濱海華大基因產業研究院等技術企業與科研院所的相繼成立,讓更多高新成果在天津誕生和落地。
當生物醫藥逐漸躍升至天津支柱產業之一,天津自貿試驗區的正式掛牌,成為助力其創新發展的背后“推手”。2016年,天津市工業生物產業技術研究院在天津自貿試驗區啟建,通過科技研發、技術孵化、技術引進、技術輸出、企業培育等方式,在生物基材料、生物醫藥、生物檢測等方面進行探索實踐。
依托《總體方案》《深改方案》和《天津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天津自貿試驗區加大了對區內醫療機構開展國際合作、引進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與國外機構同步開展重大疾病新藥臨床試驗等諸多方面的支持力度。
掛牌五年來,醫療器械注冊申請人委托生產模式得以實施,藥品上市許可人制度試點正在開展,京津冀“細胞谷”建設有序推進……在匯聚了中科院工業生物所、瑞普生物、寶石花醫療等200多家生物醫藥健康企業的同時,還承擔著一系列國家重點項目,產業規模增速達到31%。
產業“家底”為向新發展賦能
如今,生物醫藥可以說是天津的一張“特色名片”,歷經多年積累形成了集產品研發、技術轉化、生產制造、商業物流、展示交易于一體的全產業鏈。這樣的產業“家底”搭配天津自貿試驗區的制度賦權優勢,扎實且向新的發展條件瞬間得到充分釋放。
“高濟醫藥有限公司在2017年落戶天津自貿試驗區中心商務片區,當初正是被這里的多重‘利好’所吸引。”高濟醫療新零售副總裁黃偉川介紹說,“相較于其他地區,天津自貿試驗區在政策、市場、港口等方面擁有諸多便利。特別是在產業基礎和科創資源方面,為聚焦長效發展的企業提供了很好的環境。”
如黃偉川所講,天津自貿試驗區擁有自然地緣和市場鄰近兩大顯著特點,渤海灣中心的地理位置賦予這里陸海空聯運的交通便利,除本地市場外,北京、河北以及日本、韓國等相鄰的國內外市場都有可能成為企業擴圍的資源和空間。
而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這些融入國家戰略的功能定位也讓天津自貿試驗區在自主改革、政策創新、落地實踐等方面擁有先行先試的優勢,能夠為企業發展提供投資貿易便利化、交易市場多樣化、營商環境法制化等共生共贏的合作氛圍。
疫情“大考”檢驗產業發展現狀
新冠疫情突襲成為檢驗生物醫藥行業發展現狀的“顯微鏡”,特別是在疫情防控可能常態化的當下,創新能力與研發進展備受關注。在天津自貿試驗區的戰“疫”力量中,有承擔病例確診篩查與核酸檢測任務的“中流砥柱”,有創新系統研發線上服務的“新生后浪”,也有入選“國家專業隊”的孵化平臺。
中鋼科德眾創空間和天津瑞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智創谷在疫情期間相繼通過國家級備案。取得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備案是對眾創空間所具備的出眾的硬件條件和較為完善的孵化培育體系的肯定,認可他們能夠為創新創業者提供更為優質的發展環境。其中,中鋼科德眾創空間目前累計入駐企業117家,孵化出包括“零氪科技”在內的多家獨角獸、準獨角獸企業。
經此一“疫”,天津自貿試驗區不僅看到了產業的承載能力,也發現了該領域尚待挖掘的潛力和可提升空間。天津是中國干細胞技術產業化的發祥地,且臨床資源優勢位于全國前列,在借鑒先進地區成熟經驗的基礎上,可從加快培養龍頭企業入手,在藥物研發、臨床研究、注冊認證、平臺建設等方面尋求突破,適時爭取政策、資金、人才、通關等配套支持。
創新發展以服務人民健康為初衷
對生命健康產業而言,生物醫藥產業只是多個細分領域之一,要筑牢“生命屏障”還需全面發展。以“推動醫藥創新,助力健康中國”為主題的今年全國兩會“健康中國人”系列圓桌論壇中,醫藥創新如何推進,醫藥核心科技如何掌握,大數據、5G等新科技如何在醫藥創新領域得以應用等內容被列為議題。
天津自貿試驗區的功能定位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為核心,醫療衛生事業協同發展正是保障“核心”的重要手段之一。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核心研發基地、京津冀“細胞谷”等項目將成為極好的助力,也將進一步提升這里的產業實力和競爭力。
作為天津自貿試驗區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的“自選動作”,2019年10月發布的《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發展行動方案》,在積極推進大健康產業創新發展方面,提出支持開展抗癌藥品跨境電商模式進口試點、整合京津冀豐富的醫療衛生資源、打造中國北方高端醫療健康服務區等一系列措施,將加速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更好地造福社會和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