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不分倉,企業減負擔!東疆一季度分類監管貨值同比增長22%
發布日期:
2020-04-15
來源:
東疆保稅港區
今年一季度東疆保稅港區完成1389票非保貨物入區,貨值8.1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在嚴防境外疫情輸入的巨大壓力下,東疆作為沿海開放型經濟區正以實際行動為企業經營減負。
盤活閑置倉儲資源,降低企業成本
分類監管是指允許非保稅貨物進入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儲存,與保稅貨物一同參與集拼、分撥,根據國內采購訂單最終確定貨物實際離境出口或返回境內區外的監管制度,可以有效盤活區內企業閑置倉儲資源,還將降低企業的倉儲成本和物流成本。
多部門聯合推廣,分管種類多樣
自分類監管推廣以來,東疆管委會與東疆海關積極配合,2019年8月,分類監管模式應用于跨關區國際中轉集拼業務,實現了出口保稅貨物與口岸貨物的集拼。目前,涉及的貨物種類主要有凍肉、水產品、母嬰用品、乳制品、紅酒、汽車以及機械配件等,其中凍肉和水產品的貨物票數和貨值最高,有效盤活了冷鏈倉儲企業庫存容量。
東疆作為天津口岸分類監管試點最早、獲批企業最多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目前區內已有10家企業獲批分類監管資質,企業倉庫總面積79675平方米,其中分類監管非保倉儲面積24437平方米。去年1—12月,東疆分類監管試點企業共完成7150票非保貨物入區,貨值30.85億元人民幣。
下一步,東疆將在現有業務基礎上,繼續深化改革,創新業務模式,通過傾聽相關企業訴求,不斷解決企業運營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進一步提高區域貿易便利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