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天津自貿區中心商務片區企業天津聚量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聚量保理”)作為資產服務機構和銷售機構,成功發行紅塔證券-聚量保理醫藥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疫情防控),總規模1.28億元,初始權益人為海王生物集團旗下企業。該項目充分借助物聯網、區塊鏈等智慧科技力量,成功突破金融機構傳統風險評估模式,成為了國內發行的首單完全基于交易信用的ABS(資產證券化)產品,并獲得金融機構、律所、會計師事務所和證券交易所的普遍認可。
傳統風控模式下
中小企業“融資難”成行業痛點
“當前,傳統產業金融已發展到2.0階段,即供應鏈金融階段,但是受限于缺乏相應技術手段,無法穿透產業鏈錯綜復雜的環境,無法控制產業鏈實體企業交易過程中的底層資產,因此金融機構普遍采取的依然是主體信用擔保抵押或通過核心企業增信確權等傳統風險評估模式?!?天津聚量保理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傳統風險評估模式下, 產品鏈上80%的民營中小企業既沒有擔保抵押也拿不到增信確權,無法獲得充分的融資服務,這成為了制約我國產業金融服務發展的最大痛點。同時,近年來頻發的供應鏈金融暴雷事件也反復證明,以主體信用為主的傳統風控模式有許多漏洞和弊端。
智慧科技賦能
打破技術瓶頸實現業務模式創新
“要打破傳統風險評估模式,技術突破是關鍵?!碧旖蚓哿勘@硐嚓P負責人介紹,作為業內第一個產業數字金融信息平臺,聚量集團充分借助物聯網等智慧科技力量,圍繞企業底層資產包的“數字化”下苦功夫,通過十個多月的醫藥行業調研,攻克幾十項技術難題,最終實現了對海王生物項目資產包的逐筆穿透,實現了該資產包內數萬筆業務的逐筆驗真、逐筆追蹤和逐筆風險預警(全自動實現)。
“相比過去金融機構對ABS資產抽查驗真的傳統做法,我們對資產包實現了全面的數字化、透明化和可控化,大幅提升了資產包的真實性與可信度,因此稱為TABS(Tech+ABS)?!?天津聚量保理相關負責人表示,基于該資產包的數字化技術能力,金融機構可實時掌握資產動態,實時處置交易風險,因此不再需要對企業運用主體信用抵押、增信確權等傳統風控模式,單憑交易信用即實現了項目落地發行,成為了國內ABS市場業務模式的一次重要創新。
資產數字化創新
為實體企業和金融機構搭建技術橋梁
“通過資產數字化創新,將為產業鏈上一大批主體信用不足但經營情況良好的中小企業帶來利好。”天津聚量保理相關負責人表示,基于技術革新帶來的風險評估模式改變,將讓更多中小企業享受到平等的產業金融服務,極大提升金融對實體產業服務的廣度和深度,這在國內產業金融服務領域具有里程碑的模式創新價值。
下一步,聚量集團還將重點圍繞醫藥、城投、化工、物流等領域,與國內知名的咨詢公司和科技公司共建生態,針對不同行業特點制定資產數字化方案,提升不同產業資產數字化能力,為實體企業和金融機構之間搭建技術的橋梁,讓金融機構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讓實體企業更好地獲得金融服務。
天津自貿區中心商務片區
打造商業保理創新高地
中心商務片區在全國率先開展商業保理試點,積極探索商業保理服務實體經濟新模式,打通實體企業應收應付融資通道,率先試點租賃兼營商業保理、出口保理業務,推出首單影視保理業務,搭建關匯數據交換通道,租賃、保理和產業基金有效聯動,推進供應鏈金融健康發展。對成立時間超過一年的商業保理法人企業以直接接入和互聯網平臺方式接入央行征信系統。區內聚集中鋁、宏泰、渤海保理等優質企業600余家,業務規模800億元,占全國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