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天津自貿區法院總結分析泰達金融中心法庭一季度工作情況,研究確定下一步工作思路,對專業化法庭建設、多元化解紛機制、精準式司法調研、信息化水平提升、新時代黨建創新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疫情期間泰達金融中心法庭克服雙線作戰、人員緊缺的壓力,很好地完成了機構整合后的工作銜接,下一步工作中要大膽創新、敢于嘗試,凝心聚力、群策群力,建設司法公正高效、審判方式創新、信息技術運用廣泛的專業化金融法庭,為自貿區金融改革創新提供強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一是突出專業化特色,不斷提升審判質效
聚焦服務金融改革創新,構建以員額法官為核心的專業化審判團隊和以專家為支撐的專業陪審員隊伍。在繁簡分流基礎上,對類案全面推行要素式審判,推廣訴前約定送達地址條款在合同中的應用和電子送達方式,實行集約化送達,大幅提升審判效率。
二是探索分調裁審改革,推進多元化解紛機制
加強與金融監管部門、調解組織、行業協會的協調配合,積極構建委托調解與司法確認相結合的解紛合作機制。充分利用人民調解平臺,開展全員調解。發揮裁判導向運用,為社會征信體系建設作出貢獻。
三是做好司法調研,服務保障金融創新
密切關注金融改革創新動態,精準提出司法應對策略。對自貿區金融機構訴訟情況進行摸底排查,同時建立企業訴訟檔案。積極發揮金融審判職能作用,主動作為、優化機制,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四是提升信息化水平,推進智慧審判
以金融法庭改造為契機,全面升級信息化服務功能,發揮專業團隊和專業技術的效用。大力推進在線訴訟應用,優化互聯網訴訟服務,逐步實現金融案件的全流程網上辦理。
五是加強黨建工作,推進廉政建設
堅持黨建引領,落實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增強服務大局意識,積極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加強對涉眾型和新型金融糾紛的司法研判,對金融機構違規放貸、利率合法性問題始終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