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個進京道路卡口嚴防死守,確保疫情風險零輸入;鄰京“口子村鎮”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筑起一道“防火墻”;暢通生產生活物資、防疫物資“綠色通道”,保證進京物資快速通行……
天津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批示精神,牢記天津之“特”、天津之“衛”政治職責,加強京津冀疫情聯防聯控,把好進京關口,織密群防群控防護網,筑牢首都安全“護城河”,形成疫情防控“一張網”“一盤棋”,盡最大可能切斷傳染源,以擔當詮釋忠誠,以實際行動踐行“兩個維護”。
疫情防控期間,市委主要領導反復強調,天津是北京“東大門”、“三北”門戶口岸、北方重要交通樞紐,決不能忽視潛在的輸入性風險,要站在筑牢首都“護城河”的高度,嚴格落實相關規定。
“口子村鎮”守衛本地安全 構筑疫情“防火墻”
天津的薊州區、武清區有多個跟北京鄰近的“口子村鎮”, 兩地村村接壤、道路相連,成為守住入京通道第一道防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天津高度重視鄰京村鎮疫情防控工作,為首都安全穩定把好第一道關,切實守好拱衛北京的“灘頭陣地”。
蘆家峪村位于薊州區西北山區,距離北京市平谷區南獨樂河鎮南山村還不到1.5公里,山水相連,地緣相親,是一個典型的“口子村”。疫情防控期間,村“兩委”班子成員帶隊值守在重要卡口,村黨支部書記汪東生說:“我們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緊緊依靠全村父老鄉親,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人民戰爭。我們的身后就是首都,我們這里安全了,北京那邊會更安全。”
高村鎮地處武清區西北部,與北京市通州區永樂店鎮接壤。由于距離北京很近,不少外地在京企業員工在高村鎮購房居住,隨著企業復工復產全面加快,大量外地人員準備返京工作。
高村鎮副鎮長趙品江說:“為防止疫情輸入北京,在市、區防控指揮部指導下,我們拉下了‘鐵閘’,所有外來人員去北京企業上班前,必須全部在高村鎮接受14天居家隔離,按時測量體溫,對出現發熱等癥狀的,第一時間送到區內發熱門診觀察治療。經過14天居家隔離+測溫登記+疫情高危區排查后,符合相關條件的人員才準許進入北京。”
為守好首都“護城河”,很多鄰京“口子村鎮”自發建立一道道疫情“防火墻”,把風險隱患全部攔截在北京之外。
自1月31日首例確診病例發布,寶坻累計確診病例60例,一度成為天津疫情的重災區,而寶坻距離北京只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在市委堅強領導下,寶坻區設立層層防護網,集中全區2770名工作人員,對涉寶坻區百貨大樓疫情的一萬多人連夜進行排查,設置三道防線,堅決防止疫情向外擴散。
牛道口鎮位于寶坻區西北部,是一個連接河北省三河市的“口子村鎮”,而三河市又直通北京。為嚴防疫情擴散,該鎮第一時間在相關村莊外出路口設立檢查點,不放一人一車外出。鎮黨委書記孫洪彬說:“在我鎮通往北京方向主要道路上,先后共設置了11個卡口,把村莊作為‘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首道防線;還設置村級卡口54個,24小時嚴防死守,構筑起一道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
嚴防死守進京通道 確保疫情傳播“零輸入”
首都安全穩定直接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加強京津冀地區聯防聯控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疫情防控期間,天津毗鄰北京的各區,以及交通運輸、公安交管、衛生防疫等部門與京冀有關部門攜手聯動,全力守好進京通道,確保疫情傳播“零輸入”。天津各部門主動與北京相關部門強化聯動,建立確診病例、疑似人員和密切接觸者三類人員等相關疫情防控信息庫,實時共享數據信息,聯合開展對“離京赴鄂未歸”人員核查工作,確保北京安全穩定。
──交通部門5000多人投入疫情防控一線,24小時全天候值守。
──在全市126個高速公路收費站、20個重要普通公路省界點位攔停車輛、登記測溫、車胎消毒,做到百分之百。
──全面加強與京、冀聯防聯控,健全溝通會商機制,加強疫情信息通報。
……
“您這輛車從哪兒開到哪兒?是否經過湖北武漢等疫情嚴重地區?……”邊詢問、邊測溫,邊給車輛消毒……在武清區大沙河檢查站,值班人員對每一輛進京車輛都進行認真核查登記。
武清區交通局局長黃占國介紹,武清區是京津間黃金走廊,有多條進京公路和高速公路穿區而過。為嚴防危險車輛和人員進入北京,從1月26日起,他們就率先在大沙河公安檢查站、城王路公安檢查站及高村兩條進京小路啟動了進京通道一級查控勤務,做到車輛攔停、體溫檢測、信息登記三個100%,確保進京車輛安全、人員安全、物品安全。
天津在所有進京路口設立檢測點,值班人員化身“鋼鐵衛士”,認真排查每輛進京車輛,做到逢車必查,詢問來源和去向;逢人必檢,體溫檢測異常者立即規范處置;逢人必核,對身份逐一核實;掃碼登記,實現信息可追溯,對不符合進京條件的車輛和人員及時勸返。
截至3月18日23時,僅武清區就在進京卡口累計攔檢進京方向車輛6萬多輛、13.5萬人,勸返車輛138輛、184人;還會同衛生健康部門處置發熱人員2人,查獲酒駕3起,切實擔起了疫情“防輸入”重擔。
2月22日開始,按照國務院要求,天津撤離大部分高速路卡口檢查人員,只保留了31個卡口。其中,寶坻區設置25個卡口,實行雙向管控;武清區、薊州區設置6個卡口。卡口雖然減少,24小時把守卻毫不松懈,堅持做到逢車必查、逢人必測、逢人必核、掃碼登記。
在位于薊州區與平谷區交界處的寶平公路檢測點,“守好北京‘東大門’、筑牢首都‘護城河’”的紅色標語牌特別醒目,30多名值班人員晝夜值守。值班員人員介紹,他們按照市防控指揮部要求,全面做好進京車輛、人員檢測和管理引導。
寶坻區為嚴防疫情輸出,調集重兵,對高速公路、國省干道、鄉村路等14條進京通道嚴防死守,堅決做到不放過一輛進京車輛、不漏掉一位進京人員。
京津冀三地聯手 復工復產一路綠燈
為落實中央和市委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部署要求,服務京津冀三地復工復產,天津各區各部門積極暢通生產生活物資、防疫物資“綠色通道”,保證進京物資快速通行,與京冀聯合成立了人員流動引導、交通通道防疫、防疫物資保障、生活物資保障、企業復工復產等工作組。
3月18日開始,武清區成王路檢查站與緊鄰的北京通州興隆莊檢查站合二為一,京津公安干警各自檢查一個進京車道,通車速度大大加快。“京津公安部門聯防聯控,不再重復檢查,太棒啦!”一位進京司機豎起大拇指贊嘆道。
公安武清分局副局長許有兵介紹,為避免進京車輛等候檢查時間過長,京津兩地公安部門決定兩站合一,將武清區成王路檢查站民警派駐到通州興隆莊檢查站,兩地公安系統聯勤聯控,共用一個檢查系統,開辟兩條車道,避免重復檢查,效果良好。
為組織好重要醫療防疫物資、生產生活物資向北京流通,天津對進京運送生產生活物資的車輛嚴格執行“綠色通道”政策,高速公路不停車、不檢查、不收費。武清區河西務大沙河批發市場蔬菜主要銷往北京,疫情防控期間,每天100噸新鮮優質蔬菜準時送往北京新發地,確保了首都市民菜籃子供應。
為加快復工復產,天津主動與京冀信息互通,把產業鏈配套企業協同復工復產,納入京津冀聯防聯控機制推動落實。寶坻區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積極推動跟北京有關產業配套的產業鏈條企業復工復產。武清區積極幫助給北京奔馳、京東方、小米等配套的區內企業加快復工復產,數量已達到42家,該區還采取“三固定兩證明”方式,推動“通武廊”區域內員工跨區流動返崗,無需隔離14天。
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但疫情防控任務依然艱巨,特別是境外疫情擴散和人員輸入又帶來了新的挑戰,天津將繼續強化京津冀聯防聯控,把確保首都安全穩定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慎終如始,贏得大戰大考,交上合格答卷,以京津冀聯防聯控的實際成效,體現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