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海關總署批復,天津自貿試驗區機場片區企業——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油工程”)成為全國首家獲準開展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模式試點業務的企業。
據了解,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模式是海關總署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加工貿易監管的一項創新舉措,旨在適應不斷壯大后的外向型企業跨地區、跨關區集團化運作模式的需要,解決長期困擾企業的跨關區保稅貨物存放及流轉難題,在生產、研發、檢測維修環節可以實現用保稅貨物在集團內自由流轉,為企業節省大量倉儲、流轉及財務成本。
海油工程為中國海洋石油集團公司旗下的專業工程公司,于2005年開展加工貿易業務,是天津海關的加工貿易聯網監管企業。據悉,海油工程主要進口物資為大型電儀設備、鋼材、電纜等,成品為FPSO(浮式儲油輪)及FPSO的上部模塊、冶煉工廠生產模塊、采油平臺、導管架、浮筒等,成品出口到巴西、澳大利亞、印度、荷蘭、泰國、卡塔爾、文萊等國家。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模式背景下,海油工程本埠與外埠公司將視為整體的“海油工程集團”,公司總部與分子公司內部間的保稅貨物流轉將不按“外發”處理,公司國際項目加工貿易保稅物資集團內流轉將可以免除擔保,進而降低經營成本。
天津港保稅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海油工程作為我國海洋油氣工程領域的領軍企業,多年來為我國海洋工程產業發展和天津經濟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進出口規模在津常年名列前茅。此次成功獲得該試點資格,不僅為海油工程單體項目節約相關費用近千萬元,同時解決了其外發加工的難題,在提振海油工程海外項目談判信心的同時,推動天津港保稅區乃至天津市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從而全面促進貿易加速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