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生物制造產業(人才)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在天津港保稅區正式成立。聯盟構建了“政府搭臺、人才主角、產業發展”的人才與產業融合發展的生態環境,進一步促進人才交流、企業合作,切實解決制約生物制造產業“卡脖子技術”問題,有效提升天津生物制造產業核心競爭力,助力我國生物領域創新能力躍上新臺階。
天津港保稅區依托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兩大國家級戰略支撐平臺,保稅區獨具發展生物制造產業優勢。2019年12月,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在保稅區開工建設,將建成集綜合性、開放性、先進性為一體的國家科技平臺,為合成生物相關產業發展提供源頭技術供給。多年來,保稅區始終致力于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化發展,已建有瑞普生物智創谷、中科院育成中心和中科天保智谷等三家生物醫藥專業孵化平臺。聚集了瑞普生物、青松華藥、GE醫療、正天醫療、華鴻科技、柯頓電子、華大基因、中源協和為代表的生物醫藥企業100余家,涉及生物制藥、醫療器械和基因檢測等三大板塊。今年前三季度,保稅區生物制造產業逆勢增長,產值增速達44%以上。
為進一步推動生物制造產業加速發展,保稅區規劃了面積達8平方公里的生物制造產業園,園區集合研發、中試、生產、展示服務等功能為一體,依托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科研成果,主要發展微生態、新型蛋白質、可控降解生物基材料、功能糖、臨床醫學食品、生物醫藥和寵物保健功能食品等七大產業。結合生物制造產業特點,保稅區還專門出臺了生物制造產業扶持政策,在生物制造產業化、生物制造研發創新和生物制造人才引育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
經過前期精心籌備,11月7日,天津生物制造產業(人才)聯盟成立。聯盟立足天津市,面向全國,由百余家全國生物制造行業相關的企業單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組成。聯盟以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為主席單位,設有生物化工、生物材料、生物醫藥、食品與營養品、生物農業五個專業化、鏈條式的領域分聯盟,123家聯盟單位積極參與。依托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科技支撐,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牽引和帶動優勢,共同建立生物制造產業互動交流、溝通合作的平臺,促進供需對接、資源共享和成果轉化。聯盟重點打造生物制造領域人才引進、服務、培養的綠色通道,開拓市場應用場景實現產業聚集,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跨境協作,形成科技創新支撐和引領新興產業發展的國際示范。
聯盟成立當天,還舉行了生物制造重點項目簽約儀式,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中科院工生所、復星醫藥、瑞普生物、潤盈生物、北合科技、海晶集團、福洋生物等單位和企業集中簽約12個重點項目,投資總額超過50億元。下一步,聯盟將充分調動各要素積極性,加快營造生物制造科技創新生態和產業鏈式布局,促進產業集聚,打造國際生物制造產業高地。